作者:金堂钧窑 发布时间:2019-06-26
钧瓷源于陶器,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传统陶瓷工艺中的珍品,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封建时代,钧瓷一直为帝王之家所独有,严禁民间收藏。到了现代,随着钧瓷烧造技术的改进和提高,钧瓷这一工艺瑰宝才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的宠儿。
(国礼)华夏尊 | 华鼎钧窑作品
钧瓷作为许昌市的五大名片(钧瓷、烟叶、花木、假发、金刚石)之一,广为国内外游客熟知和喜爱。作为热情好客的许昌人,每次陪客人挑选钧瓷,总会被问及同一个话题,那就是什么样的钧瓷最好?久了,便有一些心得,今天愿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挑选到自己喜爱的钧瓷,共同为许昌的旅游事业作出贡献。我们在挑选钧瓷时,应着重做到“三看”:
一看器型。钧瓷的器型就好比人的躯体,承载着钧瓷的生命。钧瓷的器型不仅蕴含了这件钧瓷的名称、色彩、文化元素等基本要素,往往还包含有工艺师的个人痕迹和钧瓷的灵魂。因此,选一个好的器型十分重要。
由于钧瓷发端于陶器,所以古钧瓷的器型大多与日常生活中的器皿相似,如碗、盘、碟、炉、鼎等;再就是一些陈设类器型,如花盆、鼓钉洗、出戟尊、奁、瓶等。后来,钧瓷器型也吸收和引入了其他瓷器的一些造型,有的甚至直接仿制了青铜器的一些造型。总之,古钧瓷的造型庄重古朴、美丽大方。
(仿)出戟尊 | 刘家钧窑作品
现代钧瓷器型十分丰富,既有古钧瓷的一些经典造型,如花盆、出戟尊、淑女瓶、观音瓶、玉壶春瓶以及折沿盘等,又有一些融入现代元素的经典作品,如回归瓶、华夏尊、共赢尊等。就门类来讲,其大体上可以分为器皿类、陈设类、动物类、人文类、抽象类等。古钧瓷均为手工打造;为了适应大生产的需要,到了近现代,钧瓷厂普遍采用模具浇铸的办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大多数钧瓷厂仍保留有手工拉坯的工艺。因此,在挑选钧瓷器型时,不仅要考虑钧瓷器型所要表达的文化艺术信息,而且要考虑手工或浇铸等因素。
越来越旺 | 晋佩章作品
二看色彩。钧瓷的色彩就好比人的气质和灵魂,也是钧瓷的摄魂之处。钧瓷之所以名冠五大名瓷之首,就在于它“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正是由于钧瓷的颜色来源于自然的窑变釉色,至今是人们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因此就有了“钧瓷无双”的说法。古钧瓷颜色较少,而且色彩单一,素有“红为贵、紫为最、天青月白胜翡翠”之说。
据说,钧瓷的颜色跟很多因素有关,不仅与烧造方法有关,还与气候、温度、湿度、季节等自然因素有关,甚至与工匠师的品行、性格、心情、时间等人为因素相关,所以钧瓷的颜色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难题。古钧瓷大多采用柴烧的形式,窑内温度较低,而且不好控制,所以成品率较低,色彩较为凝重、单一。
金-元 钧窑月白鼓钉洗
后来,人们尝试使用煤和炭烧制钧瓷,窑内温度得到提升,钧瓷颜色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成品率仍然不高。到了近现代,人们开始采用煤和炭及液化气烧制钧瓷,钧瓷的颜色才丰富起来。尤其是液化气烧制钧瓷,不仅钧瓷色彩亮丽多样,而且成品率较高。
总之,用柴烧制的钧瓷自然浑厚、朴素耐看,用煤烧制的钧瓷层次丰富、雍雅大方,用炭烧制的钧瓷色彩艳丽、质朴自然,用气烧制的钧瓷明亮奔放、艳丽多姿。钧瓷的名贵正在于其独特的窑变釉色。这种釉色是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非人工描绘,可以说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无法复制的。
(煤烧)祥云瓶 | 晋家钧窑作品
著名的钧瓷釉色有朱砂红、鸡血红、玫瑰红、胭脂红、海棠红、火焰红、玫瑰紫、茄皮紫、葡萄紫、丁香紫、天青、蛋青、梅子青、天蓝、海蓝、湖蓝、月白、鱼肚白等,有时钧瓷釉色还会出现珍珠点、鱼子、菟丝、蟹爪和蚯蚓走泥纹等,有的钧瓷甚至会出现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五彩争艳、山水辉映的景象。由于每个人喜爱的颜色不尽相同,艺术鉴赏水平也不一样,所以,在挑选钧瓷颜色时,不仅要重视不同烧制方式产生的窑变效果,而且应把“一色为纯,二色为美,三色为奇”的传统认知与个人爱好考虑进去。
(玫瑰紫)鸡心尊 | 苗家钧窑作品
三看底款。钧瓷的底款就好比人的身份证明,是表明钧瓷出身的印记。钧瓷由于釉厚不透明,不方便在上面题写文字;再者也是为了钧瓷的整体和美观,一般将一些文化信息留在底部。钧瓷底款最早仅是一种标记,通常表明钧瓷的大小、颜色、年代等,清朝钧瓷有的也将存放地点标在底部。近代的一些窑口或工艺大师开始将窑口或个人的信息刻印在钧瓷的底部作为底款,如早期的“中国神垕郑召钧窑制”“孔家钧窑”“荣昌钧瓷”等窑口底款,以及“刘富安作”“刘山人造”“杨志制瓷”等大师底款。
(国礼)丰尊 | 孔家钧窑作品
进入新世纪,随着钧瓷产业的发展,钧瓷厂商的商标意识逐步增强。为扩大知名度,一些窑口开始重视底款的运用,如钧官窑、星航钧窑、神州钧窑、御钧斋等钧窑厂。现在,钧瓷底款已作为商标被大量使用,有的甚至在底款上标明出产的年代和编号,如荣昌钧瓷坊(现为大宋官窑)为博鳌亚洲论坛制作的国礼《祥瑞瓶》《乾坤瓶》《华夏瓶》,孔家钧窑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制作的国礼《丰尊》《海晏鼎》《象天鼎》,以及金堂钧窑创作的国礼《和樽》等。
(国礼)祥瑞瓶 | 大宋官窑作品
因此,在选择钧瓷时,一定要查看钧瓷的底款,通过底款来了解钧瓷的年代、窑口,以及是否出于名师之手等信息,以便确定钧瓷的价值。而对于收藏者来说,建议还是要学习一些钧瓷底款的知识,以确保货真价实。
【作者简介】
郝卫军,许昌市人,钧瓷爱好者,与钧瓷结缘20余年,对钧瓷艺术颇有研究。
(本文转自2018年2月27日《许昌晨报》13版,原标题为《挑选钧瓷要“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