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和“黄金有价钧无价”的来历是什么?

作者:金堂钧窑 发布时间:2019-07-16

  让我们先说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
  钧瓷在北宋初期已负盛名,到了北宋中晚期,钧窑得到更大的发展。相传宋徽宗时期,当地官员将神垕工匠精心制作的尊、洗、壶、花盆等钧瓷珍品进献朝廷,徽宗看了连声称赞:“奇珍异宝,精妙绝品。”遂命内侍陈设在福寿宫中,并如皇亲大臣前来观赏。徽宗对其中八宝龙柄花浇壶尤为喜爱。一日爱女茂德公主与驸马蔡修进宫朝觐,被此壶的精妙技艺和神奇窑变吸引,观赏多时,不忍离去,想要又不敢开口。徽宗看在眼里,从案上几次拿起又放下。最后忍痛割爱,赐予爱女和驸马。二人谢恩后高兴地抱壶回府。自此,公主每天用花浇壶灌上清泉水浇花,爱如至宝。徽宗每日上朝回宫总要赏玩钧瓷珍品,自从少了最爱的花浇壶,心中闷闷不乐。一日,令太监先导,微服驾幸蔡京府第,见爱女茂德公证双手执壶正在浇花,徽宗两眼凝视花浇壶呆立不语。待公主放下花浇壶,叩头接驾时,徽宗才如梦初醒,令其免礼,但还是眼巴巴地望着花浇壶。茂德公主很聪明,见此情景早已会意,忙与驸马耳语,又回奏徽宗:“父皇喜爱花石,此壶浇花甚妙,宫中仅此一件,儿臣拿来,上渎天颜。况且儿臣观赏数日,已饱眼福,故奏请父皇,送回此宝以尽孝意。父皇何不令阳翟(今禹州市)官员设窑造瓷,广为流传。”徽宗顿时喜笑颜开,当即答道:“尔等陈词甚合联意,当善视之。”次日临朝即传旨让阳翟官员召集名匠在古钧台附近设官窑,烧造贡瓷。
  据史料记载,宋徽宗在古钧台设立官窑,专为宫廷烧制贡品,并立命每年只准生产尊、洗、盆、瓶、炉、碗、盘、壶、杯盏、枕等36件钧瓷珍品进献。其大小完全按照宫廷的设计式样进行生产,这些器物的特点是:釉色光亮莹润,葱青肥厚;胎质坚固,端庄规整。宋钧官窑的烧造规模和产品质量不仅为当时禹州钧窑之冠,而且在整个钧窑系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故元代马祖常留有“贡篚银貂金作籍,官窑瓷器玉为泥”的诗句。这些极为珍贵的钧瓷选入宫中,供皇家使用,世代相传,故又称“传世宋钧”。以后,当王公大臣立下显赫战功,用金银珍宝、土地美女不能表达皇恩浩荡时,君王才赐予钧瓷作信物。故留下“纵有家财万贯,不如君赐(钧瓷)一件”的传说。
 “黄金有价钧无价”的说法,表明了钧瓷珍贵的程度和在人们心中的分量。首先,宋钧官窑生产的钧瓷无论造型、质地和风格,都与民窑产品有很大区别,而且是非商品性的,每年仅36件精致作品选入宫中,其余残次品一律砸碎深埋,民间不得私藏。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品意识,使宋钧成为“奇珍异宝”、“精妙绝品”。其次,由于年代久远,加之生产较少,致使保存下来的宋钧为数不多,在钧台窑的发掘中也很难见到整器,因此官钧极为名贵,价值连城。“黄金有价钧无价”之说即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