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禹州市钧官窑址博物馆一楼大厅,“金堂钧窑杯”“猪”福2019钧瓷生肖主题作品展盛大开幕,大宋官窑、孔家钧窑、金堂钧窑等窑口创作的瑰丽多姿的钧瓷生肖猪作品亮相。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90周年之际,由河南省陶瓷学会主办的“一带一路”中原陶瓷文化艺术交流发展论坛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中共六大会址展览馆圆满落幕。
现在,我们在收藏钧瓷时,总会习惯看一下底款,以弄清作品由哪位大师制作,又出自哪家窑口。同一造型,如果有名家名窑的款识,与没有底款相比,价格会有较大悬殊。了解一下钧瓷款识的由来,对于我们了解钧瓷的历史,研究其发展脉络,认识器物的内在价值,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钧瓷之奇,奇在窑变万千,绝世无双;钧瓷之美,美在摄人心魄,浑然天成。作为中国陶瓷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钧瓷以其独特的五彩斑斓的窑变魅力,引领着陶瓷 美学的发展。在千年的发展演变中,钧瓷烧制技艺在传承中创新,摄人心魄的全新釉色不断涌现,古老而年轻的钧瓷适应着变革的时代审美情趣,焕发出旺盛的生命 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