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液分相?其与钧瓷的乳浊效果有什么关系?

作者:金堂钧窑 发布时间:2019-07-06

  钧瓷独特的乳浊效果是一个重要特征,钧瓷也是对陶瓷发展的一个贡献。如果想搞清楚乳浊效果的形成,就应该首先了解什么是二液分相。

  钧瓷釉经过科学研究证实,是一种典型的二液分相釉。钧釉的浑厚凝重、窑变丰富多彩,都与这种特殊的分相釉有关。

  相是指钧釉中具有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一个部分,釉一般有三相,即气相、晶相和液相。气相是指釉中的气泡,晶相是指釉中的晶体之类,而液相则是指釉玻璃体。因为釉在高温下熔融成为液状的玻璃一样的物质,所以习惯称之为液相(或玻璃相)。钧瓷的二液分相,是指液相中又分离出另一种液相。如果说前一种液相为连续玻璃相,那么另一种则为悬浮分散在连续相中呈无数球形小液状的孤立相。连续相与孤立相在化学组成上不同的,就好像是水中混入了某种油质一样,两种液体互不混溶,连续玻璃心好比是水,孤立相小液滴好比是分散在水中的油珠。

  正是钧瓷釉的二液分相,导致钧釉产生乳光和神奇复杂的窑变现象。因为钧釉釉层中的无数孤立相小液滴对入射光具有散射作用,故而使钧釉产生乳浊不透明并使其光泽柔润,这就是乳光。同时由于钧瓷在烧成时温度和气氛的不同,导致连续相中孤立相小液滴的尺寸大小与数量多少也在不断变化,反映在钧釉的外观上就是使钧釉有了多变的窑变效果。当钧釉中只有色元素铁时,釉色窑变呈现月白、天蓝、天青诸色;当钧釉中同时含有着色元素铜时,釉色窑变就会呈现出万紫千红的奇妙色彩。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二液分相对钧瓷产生乳光效果的原因。一般陶瓷的釉为什么会有很强的玻璃质感,不具备乳光莹润的效果,正式因为其液相中仅有一种玻璃相,不具备二液分相这种特性。

  钧釉能产生二液分相,与以下的工艺条件密不可分:一是有合理的钧釉配方。钧釉组成中硅高铝低,并含有微量的磷元素,这样的化学组成十分利于分相的形成。二是有一定厚度的釉层。钧釉釉层不能太薄,薄时不利于钧釉分相。三是有合理的烧成制度。钧瓷适当的烧成温度和还原气氛、稍慢的冷却速度都有利于钧釉的分相。实验证实,若烧成温度过高或还原气氛过轻或冷却速度太快,都易使釉中的孤立相小液滴减少或消失,釉不能分相或分相效果差,使釉失去乳浊感,变成透明釉,乳光和窑变效果也随之变差或消失。所以,对于钧瓷窑变来说,釉料配方是基础,施釉工艺是手段,而烧成操作是关键。